10.25.2011

因宗教而诞生的平话字

平话字(Bàng-uâ-cê 也称作 “福州话罗马字”,是19世纪早期来福州传教士根据福州话韵书戚林八音》设计出的一种罗马化文字,英文也称作“Foochow Romanized”。平话字从最初的方案到标准化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,于19世纪下半叶定型。

19世纪20世纪上半叶,平话字一度兴盛于福州话通行区的教会内,《圣经》、《赞美诗集》以及大量的传教作品都使用了平话字。一些教会学校将平话字学习列入课程当中。在当时,福州本地百姓会说官话会写汉字的人很少,而相对易学的平话字便成为了信徒书写母语的首选。
平话字以《戚林八音》为基础。
闽南台湾闽南语白话字不同,平话字从未走出教会的圈子步入民间,而且即便是教会的人,也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平话字。随着近一个世纪来的国语运动的发展,如今,平话字已然为人所遗忘了。
虽然在传教士时代, 有人企望用平话字取代汉字, 但这已经成为过去。
要想读懂平话字的文章, 或者要想用平话字书写文章,人们要先对福州语的常用汉字读音有完全且正确的了解。因为平话字是音素文字,很讲究字音准确,如果某个字的声调或者韵母或者声母写错, 都可能影响到阅读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