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.27.2011

三八

在大马社会,“三八”是一句骂人的话,意思是指那些不正经或者行为、语言等方面不符合礼仪、道德规范的人。但“三八”这句话的原意和由来究竟是什么?
搜罗网络资料时,才发现有几种说法。

说法一:
指每月初八、十八、二十八日。 王得臣 《麈史·谐谑》:都城 相国寺 最据冲会,每月朔望三八日即开,伎巧百工列肆罔有不集。 楼钥 《北行日录》卷下:相国寺 如故,每月亦以三八日开寺。

说法二:
指三月八日的国际妇女节,简称三八节。


说法三:
在满清末年西洋人来中国传教或经商,由于满清政府初期对这些洋人充满了猜忌与不信任,所以只画了特定区域让他们居住与活动,未经许可是不能到外面与中国人交流互动的。后来,外国政府不断交涉,满清同意洋人可于每月八日、十八日与廿八日进城活动。由于这些洋人外貌服饰、行为举止都与中国人大异其趣,当时的中国人因此称这些行为怪异的洋人为叁八人,其后才演变为骂人的话。

说法四:


清朝末年,八国联军侵略中国,腐败的清政府慑于八国联军的压力,被迫与八国联军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,并开放宁波、上海、青岛、厦门、广州等五个港口为通商口岸。从此,外国侵略者肆意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。那时,厦门、泉州等地也驻有许多外国鬼子,每逢三、八的日子,外国鬼子就成群结队到处横行,有的开著汽车在路上横冲直撞,有的拦劫妇女施以强暴,有的拿中国人作为靶子练习射击,有的借酒疯殴打行人……真是无恶不作。中国民众对此行径非常痛恨,所以一见外国鬼子就说“叁八鬼子又来了”,赶快逃避。后来,“三八鬼子”这句话一直流传下来,在流传过程中,人们为了简便,就缩为“三八”。
  
说法五:

三八式步枪。 《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·不用愁》:没有枪炮不算啥,打死鬼子扛三八。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十九:萧队长 侧着耳朵听一会,说道:还远,离这一里多地。那一声是三八,这一声是连珠。’”